新教育
主办单位:海南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3-0739
国内刊号:46-1069/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3377 人次
 
    本刊论文
多方式引导下“因材施教”,提高素质教育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多方式引导;提高素质教育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探求尝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认知、强化理解是行之有效的。多年来教学中尝试的方法主要有:
  1.1讲故事: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孩子不感兴趣的。在讲课之前,在三到五分钟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西游记》、《鲁宾漂流记》等长篇故事片断,课堂上一定鸦雀无声,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每次在故事结束时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时学生为了弄明白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了。久而久之,学生由于爱听故事而变得爱上数学课。
  1.2玩魔术:小学生好奇心强,遇到奇怪的事情,总想弄个明白,而小魔术恰好迎合了这一点。教学中,我常用一些蕴含数学知识魔术,中“硬币投掷”、“扑克魔术”、“奇妙数块”等比较容易的小魔术来吸引学生,效果很好。上课前用二三分钟时间玩魔术。在学生异口同声地惊讶后就会问魔术的秘密。我乘机说“先上课,大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就会明白。”这时同学们个个精神振奋,神情专注,课堂上的表现就不言而喻了。下课后,同学们还会争论探讨。
  1.3看影片:小学生一般都爱看如《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铁道游击队》等故事片,而且百看不厌。我利用这一点,课前准备教学问题,上课时先播放一段与教学问题有关的影片,当学生感兴趣时停止,并引导说:“我们上完这节数学课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4教妙法:应用小学数学知识,也能解决一些小学生看来很难的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后,能在晴天,不伐倒大树,不爬上树梢、不用够顶的长竿的情况下,测出大树有多高;学习了圆的周长后在不伐倒大树、不钻窟窿的情况下,测出大树干的横截面积和直径。
  2.《数学的发现》一书中这样讲:“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是重要的,学生想了些什么更为重要。”
  四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教育鼻祖“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多年来,通过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实践和运用,这个方法仍然适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当前新教改中倡导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这个教育法必须“理解古意创立新意”而灵活运用。如果把“材”理解为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教”理解为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批评和指正”,那么“因材施教”就可综合为“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激励、引导、批评和指正。”。
  2.1在人格上把他(她)们一样看待,找出他(她)们学习赶不上的主要原因①智力确实低?②基础太差?③其它因素影响?
  2.2在方式上把他(她)们不同对待,找准不同人的不同原因,对智力确实低者,讲述古今中外成名成才者的典型人物典型事实,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3在结局上把他(她)们区别对待,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临近毕业时,教师心里一定有谱,哪几个能报重点,哪一部分能上普通,哪一部分属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等等,不同的出路都应怀有同样报国的愿望。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督导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
  3.1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3.1.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3.1.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能教出好的学生,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来说明,显著的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情绪的愉快,也来自学生对老师文化知识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3.1.3要客观地、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好学生与差学生一同看待,贫困学生和思想学生记在心中,重家访找原因,“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尊重客观现实造成的因素,适时地引导,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3.2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认识。
  3.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论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3.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扩展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新教改着重倡导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在适时适度的讲授过程中既促进又引导还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目的;
  3.2.3教师要强调关注学生的合作关系。①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促进备课、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能够正确地掌握所教学生在各科课程中的学习情况;②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形成教师给教这样的学生,学生也受这样的教师,同时也爱学这样的教师所教的课程,教有所乐,学有所乐,教学所乐,积极参与共同发展。③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加强和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交流的基础,是完整的过程,是提高的速度。
  3.3教师要鼓励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的来历源自于研讨,研讨源自于实践,实践源自于理论指导,在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思维是教师在鼓励学生以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进行研讨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逐步发展和提高。
  3.4教师要评判关注学生的发展成就。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成就性论证,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关注对个体发展的认可,使学生充满自信全面发展,卓有成就。
  3.5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最后是以学校为督导的认识。
  3.5.1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发展提高;
  3.5.2注重督导结果,关注弱势群体;
  3.5.3促进校长、教师、学生不断改进、完善,业绩表现,实现教育价值的生成和增值。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新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新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